2020-12-09 09:25:00 责任编辑: 微米生物 0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继上海等城市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之后,2020年5月1日,北京市也进入了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到如今已经过去三月有余。厨余垃圾的处理,是垃圾分类中的重要一环。如何从根本上最高效的处理厨余垃圾,是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
制止餐饮浪费,如何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北京实施得如何?其他地方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厨余垃圾总量大
在8月19日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中,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孙新军介绍了北京垃圾分类的成果和近况。
孙新军在节目中谈到,目前影响垃圾分类水平问题最大的就在社区环节,而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就是把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里分出来,在现阶段这两个指标是垃圾分类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原计划到8月底,家庭厨余日分出量达到2000吨,这个目标在7月底已提前完成,截)8月19日,日分出量已经到了3200吨,出现了“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不过,从中也能看出,相较于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的总量比较大。虽然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很多,但由于其含水率高、含盐量高、有机质含量高、热值低等特点,使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烧以及堆肥处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所以不适合与其他垃圾共同处理。
据记者观察,北京的居民小区在垃圾分类的管理上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区设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另一种则没有。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共有2万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而全市大约需要10多万名垃圾分类指导员。这表明目前北京市还有很多小区没有垃圾分类指导员。
虽然这次新版条例并不要求所有的地方都要摆放四类垃圾桶,而是鼓励各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垃圾桶,但不少小区依然选择摆放四类垃圾桶。
2018年6月,北京部分小区开始进行试点垃圾分类。2019年11月,记者来到海淀区荷清苑小区探访社区垃圾分类站点回收情况。
据记者了解,上午7-9点、下午4-6点是小区垃圾集中投放时间,厨余垃圾总量大,加上运送不及时,部分小区没有垃圾分类指导员的监督,往往会造成居民扔垃圾时厨余垃圾桶满了往其他垃圾桶投放的情况,造成垃圾依然是混投的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如果有人混投垃圾而拒不改正,那将会被处以50~200元不等的罚款。北京新版条例则规定,如果发生同样的情况,违规者会直接被“顶格”罚款200元。
除了罚款,北京、上海的单位和个人违反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可能会影响信用。草案送审稿中明确,“行政机关根据本市关于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可以对其采取惩戒措施。”
此外,北京市也探索了一些新手段,比如在垃圾桶旁边装监控摄像头,可以在线“云监控”,也可以离线倒查。如果居民混投垃圾被查到了,有可能就会被“敲门”。
对比完北京与上海,我们再来看看深圳。《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对分类成效显著的单位、住宅区、家庭和个人分别给予激励,采取通报表扬为主,资金补助为辅的方式,补助资金由深圳市各区财政和市财政共同保障。
深圳市各区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共6250万元,其中深圳市财政相关补助资金的最高限额为3125万元。具体而言,深圳市财政将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各区每年实际拨付的生活垃圾分类激励补助资金的50%,对各区予以经费补贴。
厨余垃圾要不要破袋?
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扔厨余垃圾时要将垃圾倒出,再将垃圾袋扔到其他垃圾的桶中,这是北京新版条例中要求的破袋处理。有市民提出,厨余垃圾破袋过程不仅容易弄脏双手,破袋后还会导致垃圾散发臭味。
2018年6月,北京部分小区开始进行试点垃圾分类。2019年11月,记者来到海淀区荷清苑小区探访社区垃圾分类站点回收情况。
2018年6月,北京部分小区开始进行试点垃圾分类。2019年11月,记者来到海淀区荷清苑小区探访社区垃圾分类站点回收情况。
为了让居民初期能够更容易更轻松地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北京市也给了一些缓冲空间,在执行上暂不要求一步做到位。北京市目前倡导破袋处理,但暂不要求居民必须破袋,不过,相信最终还是需要进行破袋处理。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在瑞典,很多超市旁边会提供免费的厨余垃圾纸袋,这些纸袋简约美观,粘有密闭封条,可以和食物一起降解。除了纸袋外,厨余垃圾桶旁边,也有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为了避免气味散出,居民还被要求将袋口封得严严实实。
北京不少社区因地制宜,采取了一些便民措施。比如,有的社区制作了破袋神器;有的社区在垃圾桶旁边设置了“洗手处”;有的社区提供洗手液或是消毒酒精;有的社区由指导员协助居民掀桶盖、“裸投”厨余垃圾等。一些有条件的社区还发给居民“户分桶”,厨余垃圾直接投到桶里,每天直接把桶交回垃圾驿站就可以了。
有居民建议学习国外使用可降解的垃圾袋,让人们避免破袋时的麻烦与不适。不过可降解垃圾袋成本较高,难免增加市民的负担,所以有关部门如果可以采购一些可降解垃圾袋分发社区,奖励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居民,或者采用以积分兑换的形式,想必能更好培养使用习惯。
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可行
如何从源头减量?韩国首尔从2013年开始在首尔市25个区对住宅普遍实施厨余垃圾“从量制”收费,通过三种“从量制”计费方式来督促民众进行垃圾分类。
一是由政府统一制作厨余垃圾袋,居民使用的垃圾袋越多则付费越多。二是在各小区设置智能厨余垃圾桶。居民在倒厨余垃圾前必须先刷卡,垃圾倒入时自动测定重量并按重量计费。三是电子标签方式。即居民使用统一规定的容器排放厨余垃圾,排放时必须在容器上粘贴向政府购买的电子标签,政府在收取垃圾的同时回收电子标签。
2018年6月,北京部分小区开始进行试点垃圾分类。2019年11月,记者来到海淀区荷清苑小区探访社区垃圾分类站点回收情况。千龙网记者 蔡健雅摄
而此前,上海部分小区因厨余垃圾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造成堵塞,遭到小区物业干扰。北京新版条例颁布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鼓励有条件的居住区、家庭可以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但目前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的使用率偏低。一方面,垃圾处理器不是万能的,对于大型骨头和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还是要单独投放,厨余垃圾处理器无法一并处理。另一方面,厨余垃圾处理器的价格不够亲民,目前一款家用型厨房垃圾处理器的售价在1000-4000元之间,不少人还对它的性价比存疑。
相比之下,小区内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更为合适一些。据报道,目前北京市已有不少居住社区试点建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让厨余垃圾不出社区门就能实现资源化处理。
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1号院就安置了两台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工作人员将小区居民投放的厨余垃圾进行再次分拣后,将纯度更高的厨余垃圾填进机器内。这些垃圾在机器内事先放入的微生物菌种和加热作用下开始分解,最终生成泥土状的有机肥料。
同样设置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的还有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的民安社区,通过加热、发酵的原理使厨余垃圾分解,其中的水分经过处理能达到排放标准,余下的渣子就变成了黑色粉末状的肥料。据测算,一台厨余垃圾处理器能消解社区居民每天产生厨余垃圾量的近1/8。
另外生物技术的运用也让不少小区外运垃圾减少。在海淀区苏州桥西社区,通过有机垃圾消化器将厨余垃圾粉碎,并拿来喂养一种叫黑水虻的小虫子。黑水虻24小时不停地在吃,把厨余垃圾变成虫粪,黑水虻是优质蛋白,可以饲养罗非鱼,包括观赏鸟。
这些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让厨余垃圾摇身一变成为“厨余宝”,不出小区大门就能开启“资源化”转型。
不过,当居民遵守规定做好垃圾分类,来收运的车辆却“混装混运”时,会严重打击源头分类的积极性。据央视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仍有一些小区的垃圾收运不规范。
针对这种情况,此次修改进一步提高了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条例规定,收集、运输生活垃圾的单位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至集中收集设施或符合规定的转运、处理设施,不得混装混运,不得随意倾倒、丢弃、遗撒、堆放。对违反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清除,处罚额度由之前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调整为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对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其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经营许可证。
目前,上海等地垃圾分类效果已经十分明显,北京垃圾分类的条例虽已实施,但一些地方在落实上还有不小的空间。好事要想办好办实,一方面要想办法消除居民疑虑,鼓励居民真正地行动起来;另一方面,还要压实各方责任,协同高效,才能把垃圾分类做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