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10:50:05 责任编辑: 微米生物 0
近日,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广州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代表深圳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了深圳垃圾分类的经验做法。据悉,深圳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较大,但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覆盖,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标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国家“无废城市”,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通过建立“四个体系”,让垃圾分类与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成为城市新风尚。
健全顶层设计,畅通全链条管理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圳抓顶层设计,建设多层次的法规标准体系。从分类标准、技术路线、设施配置、激励机制等各环节着手,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设计,形成了1部地方法规、1部政府规章、1个专项规划、一系列配套地方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特别是充分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2020年9月正式出台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创新建立“住宅区楼层撤桶”“厨余垃圾拆袋投放”“垃圾减量日”等制度,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目前,深圳每天产生生活垃圾3.16万吨,分类回收8398吨,通过市场回收7300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由去年的33.3%提高至40.5%。自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厨余垃圾分类收运量提高123%,其他生活垃圾量下降18%。
从全链条管理出发,深圳建设全覆盖的分流分类体系。坚持上中下游、前中末端齐发力,深圳着力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理系统,努力做到分得清、收得齐、运得快、处理得好。目前,全市3823个小区、1716个城中村全部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分类模式,设置集中分类投放点超过2.2万个。对分类出来的各类垃圾,委托不同的收运处理企业,安排1000多台分类收运车辆专车专运、分别处理。
同时,大幅提升末端处理能力,高标准建成分类处理设施100余处,其中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4座、小型厨余垃圾处理点55个、废旧家具拆解处理厂16个,建成排放标准高于欧盟的3座垃圾焚烧处理厂,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最大可达每日2万吨,基本实现全量焚烧。
发动全民参与,落实辖区责任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动手,深圳发动全民参与,建设全方位的宣传督导体系,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小区、进校园、进家庭、进单位,实施蒲公英公众教育计划,已组织开展分类大讲堂、微课堂、志愿行动等活动近4万场。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垃圾减量日”“资源回收日”等公众参与活动,邀请一批社会知名人士为深圳垃圾分类做公益代言,编制中小学、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并纳入学校德育课程,推动垃圾分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同时,大力推行定时定点督导制度,督导员每天在集中分类投放点开展现场督导;坚持引导与惩处两手抓,加强对垃圾清运企业、物业公司和居民的知识宣传和执法警告。《条例》实施以来共立案3918宗,罚款80多万元,形成了有效震慑,努力用法治约束推动习惯养成。
垃圾分类关键在于落实辖区责任。深圳在市级层面成立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各区成立区级指挥部,各街道指定专门部门、各社区安排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垃圾分类组织管理架构。通过“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名、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核”,逐级强化责任,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在基层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