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6 16:39:00 责任编辑: 微米生物 0
随着“无废城市”“垃圾分类”等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推进实施,一度作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出路主要方式的垃圾填埋渐渐走到了尽头。
近期,全国多地传来有关“垃圾零填埋”的报道,垃圾处理市场正进入“零填埋”时代。
7月2日,来自《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报道称,上海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同时,上海今年将加快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新增干湿垃圾处置能力近4000吨/日,干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28300吨/日,促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向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转变。
近日江西省住建厅提出,要切实补齐垃圾分类终端设施短板,确保全省各设区市中心城区2020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2021年底实现“零”填埋,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网络通道。
据厦门日报报道,厦门的日均城市生活垃圾量已经达到5500多吨,伴随着市内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9月底达到满负荷运营要求后,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将达5500吨/日,厦门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与此同时,厨余垃圾处理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造和提升。
国家层面,《“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下称“规划”)强调要加大存量治理力度,特别是对因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库容饱和的填埋场进行治理,使其达到标准规范要求。对具有填埋气体收集利用价值的填埋场,开展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及再处理工作;对于库容饱和的填埋处理设施,应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封场。
生活垃圾将回归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据统计,2005年前投入运行的335座老垃圾填埋场基本上全部已经或即将停止作业。根据规划(初稿),“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项目845个,拟封场处理能力达15万吨/日,占当前处理能力的21%。
▲“十三五”拟封场处理能力占当前处理能力比例排名前十的省或直辖市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要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此举可以有效缓解一些大型城市填埋负荷大、土地紧缺、选址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将减少填埋恶臭以及甲烷等的产生,减少生活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集成互联网+、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及专业服务团队,微米生物一直在积极推进垃圾智慧分类、溯源管理、清运监管,搭建社区生活垃圾智慧分类回收体系。
对环卫管理来说,微米生物实现了对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合理设计规划环卫管理模式,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用智能评估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实效。让科技改变环境,微米生物一直在路上。